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为道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ao6kuaipao

关于绞牙避震的弹簧的一些问题虚心向各位老大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太精彩了...学习ing
发表于 2009-5-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如你最后所说,阻尼系数假定相同,弹簧K数相同,一个有副簧一个无副簧,什么结果?
“杜绝抹杀行程(DEAD STROKE)现象”不懂,请详细到来。
PS:这种双簧设计是源于街道还是源于赛场?
发表于 2009-5-8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阻尼、K数这些指标相同,车身高度调校一致,且能保证避震拉到最大行程时主簧不会跳离基座,可以说,有没有副簧开起来没什么不同。但所以会采用这样的设计,请往下看。

“杜绝抹杀行程”是手册上的港台地区翻译,大陆地区理解为“行程死区”更为合适——弹簧的最大有效工作长度短于避震器基座和牙盘之间的长度。这个设计是有理由的,因为弹簧钢固有的材料工艺,以及比避震器厂商对其配件产品线组合应用(类似车厂之间共用平台)的需求,对那种高K数的直卷弹簧应用在高低可调避震筒的时候,往往会面临一个小困局:那就是这类弹簧的硬度较大,行程比例(自由长度和压缩后长度的比例)远远小于低K数的弹簧,如果设计的较长,那么虽能保证弹簧遇到“飞跳”时不会跳离基座,但是过大的硬度和固有的弹簧长度相结合,便阻碍了整支避震器的有效行程的应用(可以这么假设:正常的避震器活塞工作在避震筒相对中间的位置,活塞上下的避震筒空间分别是其拉伸行程和压缩行程,过长的高K数弹簧等于让避震器基本工作在拉伸行程了)。为了能够利用上避震器完整的上下行程,我们不妨把这个过长的高K弹簧剪短(就像有些改车的朋友会把原厂簧剪短一样),不过这样的话,平时也许没什么问题,一旦遇到你把绞牙的牙盘调到最低的场合(比如拉力赛的柏油路段),这个剪短的弹簧在避震筒拉伸到最大长度的时候(比如车轮撵到路边凸缘产生弹跳),就脱离了弹簧座了,非常危险。鉴于以上两种情况,设计者们就采用了副簧的设计,因为抓住主簧本身并不需要太高的K数,低K数的副簧又有足够的行程比例,就解决了主簧硬度高导致行程不足的问题。

PS:正确的说,双簧设计是高低可调的绞牙避震产物,那些固定行程的避震套装上是不会采用这个形式的。无论是超级街道还是赛场都可应用上的这种主副簧搭配设计,即便是赛道上也以拉力场合应用较多(因为他们更需要大范围的高低可调应用),至于普通行街(偏舒适型)是很少用这种形式的主副簧搭配的。
发表于 2009-5-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身高度肯定不能一直,因为副簧压死了的距离会高出一点。如果同阻尼同系数的弹簧,只要在桶身上做文章就可以保证不托盘的出现,为何还要加入副簧呢!?
发表于 2009-5-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给我个实物我对照学习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25# J8



呵呵,很抱歉一直没介绍,是vmaxx的。第一次换避震,不知道好不好,也没什么经验,或经验或教训亦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改装这件事想不交学费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这里顺便讲下来速道的缘故,别的坛子吧也看,但基本跟love卡性质差不多,娱乐性比较强,大家一起灌灌水顶顶帖的也挺有意思。但如果讲学习或许还是差一些,想必各位都有体会,比较专业的问题能给予专业并满意的答复的人并不多,往往不是很快水掉就是沉底儿。能解答的我看了下基本上都是这里长驻的朋友,而来到这里才发现,这里是一个真正能学到知识的地方,套用老郭的口头禅:我很欣慰~呵呵~所以呢,就来这里注册了,这段时间一直是“潜伏”在速道里,跟着各位老大慢慢学习,虽然还没什么专业的发言,但希望以后有朝一日能够和各位车友一起交流。谢谢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速道米 +18 收起 理由
fissa + 18 Enjoy Chinway!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绵羊7906 于 2009-5-8 22:00 编辑

看来毛球上绞牙对这东西了解的透,继续学习! KILLER 兄也是有研究之人,不过以现代工厂模块化的思路,似乎毛球说的“以及比避震器厂商对其配件产品线组合应用(类似车厂之间共用平台)”比较合理,这样也比单独配某个簧就生产一种避震好。而且不同路况要换不同K数的簧,还要调不同的高度,桶身短了也不合适呀! 以上想法纯属看了两位的贴乱说的!
发表于 2009-5-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36# xiao6kuaipao


是的~~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提高这里的学术氛围~~
发表于 2009-5-8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身高度肯定不能一直,因为副簧压死了的距离会高出一点。如果同阻尼同系数的弹簧,只要在桶身上做文章就可以保证不托盘的出现,为何还要加入副簧呢!?
killer 发表于 2009-5-8 16:19


呵呵,你说的在筒身上做文章是有的,现在有不少厂商的避震器中宣传的“全长式车高调整构造”就是这个东西,在其弹簧调整牙盘下方,还会有一个车高调整牙盘,用来锁定避震筒外的车高调整套筒的(通过外套筒和避震筒上的螺纹配合来调整高低),这样就保证了无论怎么调整车高,弹簧始终有合适的预压力,并可做一定的行程范围调整。不过这个设计和主副弹簧搭配的方式相比,虽然车高调整自由度大了,但避震筒有效行程却缩短了(前面说过,高K弹簧有效行程比例较低),所以应用上也有局限。而且这个方案的实现成本也高于双簧搭配的设计。

以上这些,还仅仅是从应用角度来分析的,如果从厂商角度来看,尽可能利用标准件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来实现不同的产品,也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啦。
发表于 2009-5-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毛球上绞牙对这东西了解的透,继续学习! KILLER 兄也是有研究之人,不过以现代工厂模块化的思路,似乎毛球说的“以及比避震器厂商对其配件产品线组合应用(类似车厂之间共用平台)”比较合理,这样也比单独配某 ...
绵羊7906 发表于 2009-5-8 21:55


了解的透可不敢说啊,只是自己在给爱车升级B14绞牙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为了确保银子不会错花,疯狂做了一段时间作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为道友

本版积分规则


速道改装车社区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自"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http://www.chinway.com.cn)",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2007-2020 速道性能改装车网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 ( 鄂ICP备12008421号-2 )

GMT+8, 2025-9-10 02:49 , Processed in 0.0747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