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lixiong
发表于 2012-7-27 00:31
学习了!
isuka
发表于 2012-7-27 08:49
多谢LZ分享,实践出真知啊,学习了~
hulidaner
发表于 2012-7-27 10:05
绝对经验之谈!
wjm567
发表于 2012-7-27 11:23
hulidaner 发表于 2012-7-27 1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绝对经验之谈!
对头,对头。不是理论。各个轮胎规格,材料不同,引起胎压变化的弧度都不一样。
wjm567
发表于 2012-7-27 11:24
winlixiong 发表于 2012-7-27 0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了!
gochinway52;)
wjm567
发表于 2012-7-27 11:31
isuka 发表于 2012-7-27 08: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LZ分享,实践出真知啊,学习了~
gochinway52;)
izzyhou
发表于 2012-7-27 11:51
205 55 16刚换的新胎,2.5胎压!没换胎之前,前轮2.3 后轮2.5 前轮磨损比较厉害!
hulidaner
发表于 2012-7-27 11:55
wjm567 发表于 2012-7-27 11: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头,对头。不是理论。各个轮胎规格,材料不同,引起胎压变化的弧度都不一样。
gochinway34;)
tv_mute
发表于 2012-7-27 12:10
本帖最后由 tv_mute 于 2012-7-27 12:12 编辑
维持正确充气内压的要点
遵循生产厂家给出的充气内压建议。如果汽车制造商未提供指导,轮胎厂家可提供此信息。
遵循生产厂家给出的充气内压建议。如果汽车制造商未提供指导,轮胎厂家可提供此信息。
由于外胎变形,所有轮胎在运转时都会产生热和较高的充气内压,冷却后又恢复至原状态。正常行驶中气压会升高,因此不能“放气”-降低已发热轮胎的气压,这会导致气压将比初始气压高。如果此时放出气体,会使充气不足,导致轮箍钢破裂或分离(CBU)。气压必须在“冷却”状态下测量。行驶2km,气压将升高4psl,因此,若在“热”状态下调整气压,可在冷却状态下,在建议气压的基础上提高4psl。
在高速驾驶时增加气压(0.2-0.3kg/cm2),可防止驻波现象和不规则挠曲等最危险的情况。较高气压可减少胎皱,并进而降低轮胎温度,且在湿地面上更有效地排出水分。若为双轮,两个轮胎须为同样的充气内压。
因阀发生故障导致漏气的情况相当普遍。对于无内胎轮胎,大部分漏气情况发生在车轮与气阀的结合处。必须用肥皂水或其他方法进行检查,确保在阀区域或车轮与轮胎的结合处没有漏气现象。
在高速驾驶时增加气压(0.2-0.3kg/cm2),可防止驻波现象和不规则挠曲等最危险的情况。较高气压可减少胎皱,并进而降低轮胎温度,且在湿地面上更有效地排出水分。若为双轮,两个轮胎须为同样的充气内压。
因阀发生故障导致漏气的情况相当普遍。对于无内胎轮胎,大部分漏气情况发生在车轮与气阀的结合处。必须用肥皂水或其他方法进行检查,确保在阀区域或车轮与轮胎的结合处没有漏气现象。
这是刚在韩泰官网查的。
jason221
发表于 2012-7-27 15:00
gochinway34;)